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> 2005年第6期
编号:11067336
浅层脂肪抽吸术后皮肤质量的改变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12月1日 朱桂英 宫昔愿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163KB,2页)。

    朱桂英 宫昔愿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美容整形烧伤中心 济南市中心医院整形科

    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浅层脂肪抽吸术对抽吸区皮肤质量的影响。方法:对4头家猪进行浅层脂肪抽吸手术,分别于术后2周、4周、2个月、4个月收集术区以及对照侧全层皮肤标本,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,包括皮下脂肪厚度变化、组织学变化、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、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纤维变化进行了对照研究。结果:大体标本显示抽吸区皮下脂肪厚度降低,抽吸区的皮肤收缩;HE染色显示手术区与对照组脂肪细胞形态无改变,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,脂肪组织结构于术后4个月恢复正常;胶原VG染色显示术区胶原沉积且排列紊乱,网状纤维及弹力纤维于术后2个月显著增生,于4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。结论:浅层脂肪抽吸术通过破坏真皮下脂肪,损伤、刺激真皮收缩而引起皮肤显著收缩;浅层脂肪抽吸术后皮下脂肪内抽吸隧道形成新的纤维网,皮肤重建在真皮层产生新的胶原,使皮肤收缩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浅层脂肪抽吸术 胶原纤维 成纤维细胞 皮肤收缩

    【分类号】R622

    局部脂肪堆积障碍影响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,它不仅带来生活的诸多不便,同时可以引发身心疾病。脂肪抽吸术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体态塑形的手段,传统的抽吸技术有许多局限性,不能改善甚至加重皮肤松弛,更不能解决“奶酪样”畸形这一难题。随着对皮下脂肪结构的了解、抽脂设备
------
     [摘要]目的:探讨浅层脂肪抽吸术对抽吸区皮肤质量的影响。方法:对4头家猪进行浅层脂肪抽吸手术,分别于术后2周、4周、2个月、4个月收集术区以及对照侧全层皮肤标本,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,包括皮下脂肪厚度变化、组织学变化、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、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纤维变化进行了对照研究。结果:大体标本显示抽吸区皮下脂肪厚度降低,抽吸区的皮肤收缩;UE染色显示手术区与对照组脂肪细胞形态无改变,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,脂肪组织结构于术后4个月恢复正常;胶原VC染色显示术区胶原沉积且排列紊乱,网状纤维及弹力纤维于术后2个月显著增生,于4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。结论:浅层脂肪抽吸术通过破坏真皮下脂肪,损伤、刺激真皮收缩而引起皮肤显著收缩;浅层脂肪抽吸术后皮下脂肪内抽吸隧道形成新的纤维网,皮肤重建在真皮层产生新的胶原,使皮肤收缩。

    [关键词]浅层脂肪抽吸术;胶原纤维;成纤维细胞;皮肤收缩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R622 [文献标识码]A [文章编号]1008—6455(2005)06—0679—0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163KB,2页)